中新网7月26日电 国家邮政局副局长陈凯26日指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快递品牌的网点在全国98%的乡镇已经实现了覆盖。
在26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有记者提问称,现在我国目前有不少农村地区网购商品还送不进村,建设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当中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还将面临哪些困难?该如何来克服?
“你所反映的问题确实是我们不少农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陈凯对此回应称,将网购商品及时送达建制村,让农村群众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快递服务,一直以来是邮政管理部门始终推进努力的一个工作方向。
陈凯指出,从当前的形势来看,确实存在一些现实困难。
首先,传统的邮政体系在网络布局、组网模式、服务能力基本是以满足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比如,党报党刊的投递、信件的派送,是以这样的一种体系来建立的,与广大农民群众对网购的需求、对网购的期盼,在服务能力上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
其次,农村地区特别是一些建制村,从目前快递业务量的发展情况来看,基本上属于业务量偏小、成本居高不下,特别是建制村在坐落的地理位置上相对分散,在作业组织上确实存在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特别和城镇快递运营的成本相比较,确实高出很多,这是一个现实问题。所以,目前市场主体,很多快递企业确实存在不愿下、下不去,还有下去了稳不住、待不住等问题,确实是当前的现状。
再有,从目前农村各类资源的整合情况来看,我们在统筹各类资源包括政策协同、监管共治,包括服务方面的资源协同,目前还没有形成基本的运行机制。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刚才讲到了邮政、交通、供销、农业、商业资源很多,没有形成共享共建的机制,这些问题都是当前制约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一些堵点、难点。
陈凯表示,基于以上的一些情况,国家邮政局近年来特别重视发展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建设,始终将农民群众对网购的一些需求、对农产品上行的需求放在心上,加快推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也是三个方面:
一是在网络布局的建设上,从两个体系目前的推进情况来看,目前全国建制村在2019年已经基本实现村村通邮,邮政的基本公共服务已经实现了通达。在快递网络的建设上,从2014年开始,国家邮政局持续推进快递下乡工程。截止到目前,我们全国所有的县域地区,全国主要的快递品牌已经实现了全覆盖,特别是去年以来,国家邮政局专门对“快递进村”工程制定了三年行动方案,我们逐渐推进快递网络下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快递品牌的网点在全国98%的乡镇已经实现了覆盖。同时,我们在服务供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是在发展的路径上,已经形成了基本模式。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建设始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方向。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在全国不同的区域已经形成了多种“快递进村”模式。比如,我们有邮快合作、快快合作、快交合作、快商合作、快供合作等不同的模式。特别是在“快递进村”的过程当中,不少村委会、便利店、农村小超市也有效承接了部分快递代收代转的功能,为农民群众在家门口收快递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三是在服务农业农村的发展上,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完善农村寄递网络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动寄递企业发挥双向流通作用,我们始终在考虑“快递进村”的核心,“进”是一方面,“进”是为了更好的出,消费品进得去,更希望农产品出得来。通过我们几年的努力,2020年全国快递服务现代农业单一品种的农产品年均快递包裹寄发量超过100万件,目前看,超过100万件的在全国已经有260个,我们有260个区域的农产品超过100万件包裹的寄发量。其中,还有60个金牌项目,金牌项目我们确定年寄发量要超过1000万件,目前包括大家知道的一些特色农产品,举几个例子,比如广西玉林的百香果、陕西宝鸡的猕猴桃、湖北宜昌的脐橙、山东烟台的樱桃等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特产品,通过快递寄达全国各地,有力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工作。应该讲,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进程的逐渐深入,农村寄递服务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陈凯称,当前,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面临着新使命,同样也面临着新机遇。此次国务院再次部署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相关工作,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总体方向,聚焦末端服务能力不足、可持续性差、基础设施薄弱等难点和痛点,突出因地制宜。下一步,将重点推进完成四个重点项目。我们相信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的思路方向,凝聚合力、真抓实干、有序推进,一定能够把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加快建设好,进一步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寄递需求。